>>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理论研究
完善专项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实践路径思考——以先行区建设民主监督为例
2025-03-19 09:00:21   来源:华兴时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增强民主监督实效,助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专项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委托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的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委托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开展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正在开展的先行区建设民主监督。我们聚焦先行区建设民主监督,走访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并深入五市,研究提出完善专项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实践路径。

  先行区建设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2022年6月,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将先行区建设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重要牵引。同年,自治区党委委托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利用5年时间,对口5个地级市开展先行区建设民主监督。自治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民主党派区委会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推动先行区建设民主监督走深走实。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组织领导机制不断健全。自治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成员单位和各市、县(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支持做好相关工作。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坚持“五年监督一条主线,一年聚焦一个重点,适时动态调整主题”,制定整体方案,细化年度计划,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

  二是坚持集思广益,选题确定机制逐步完善。各民主党派区委会紧扣党委中心工作、民生现实需求和改革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对接地级市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党委领导“点题”、向有关部门“征题”、党派自己“报题”的方式,研究确定年度监督议题,涵盖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优化营商环境、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做到与党委要求合拍、与界别特色契合。

  三是坚持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发挥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推动党派成员、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协同监督,确保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民革宁夏区委会探索“区委会+市委会+基层支部”联合调研模式,民盟宁夏区委会组建“专家人才库”,民建宁夏区委会建立政府对口联系部门常态化联系机制,民进宁夏区委会构建每年召开一次座谈会、进行一次前期协商、开展一轮重点调研、形成一份监督报告、进行一次交流反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农工党宁夏区委会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合”监督机制,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构建“1个领导小组+1个工作小组+1个九三学社中央百名专家团+6个专委会+4个专家团队”的“11164”工作组织体系。

  四是坚持效果导向,成果转化机制运行良好。始终把推动政策落实、推进重点工作作为专项民主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成果转化结合点,主动向对口地级市和有关部门(单位)反馈,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党委决策,累计形成调研报告17篇、社情民意信息42篇、大会提案33件,186条意见建议被各级党委和政府采纳。

  专项民主监督有效运行的机制障碍

  一是选题确定组织还不够规范。专项民主监督的主题是由党委确定的,监督议题需要有关参与方充分协商、反复酝酿。调研发现,各民主党派在确定年度监督议题时,做法不尽相同,有的与对口市通过协商确定议题,有的自行研究确定议题、对口市并不参与意见,缺乏统一的牵头部门和规范的议题提出机制,给选题带来一定难度。

  二是知情明政渠道还不够畅通。专项民主监督需要党委和政府及各民主党派之间保持经常性沟通联络。民主党派信息获取手段有限,实际工作中,沟通方式多为情况通报会、协商座谈会等,有的党政部门对于涉及监督议题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重点调研,没有主动邀请民主党派参与,有的基层单位片面理解民主监督为一般事务性工作检查,信息不对称导致有的监督意见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跟踪落实反馈还不够及时。民主监督是政治监督、柔性监督,监督意见更多具有建议性和协商性。在谈话中了解到,对口市在收到民主党派监督报告后,有的还存在不能及时、主动、充分地向民主党派反馈办理情况,往往在次年的沟通协调会上反馈上一年办理结果,或是在办理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才向民主党派进一步了解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实效。

  四是质效评估导向还不够鲜明。民主监督基本功能是纠偏防错,主要方式是提出意见、批评、建议,根本目的是帮助改进工作、减少失误。在质效评估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监督方是否认真负责、被监督方是否积极配合取决于自身对民主监督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调研发现,对口市配合程度、推进问题整改的力度参差不齐,有的民主监督意见往往与参政议政调研同质化。

  完善专项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实践路径

  一是健全选题确定机制。每年年初由党委统战部牵头协调,组织民主党派和党委政研室、政府研究室、有关部门(单位),协商论证监督重点和切入点,精心研究工作方案,明确监督目的、内容方式、时间安排、责任分工等,确保靶向聚焦、有序推进,做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民主党派专项民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二是健全知情明政机制。对口联系常态化,通过邀请参加会议(活动)、定期走访交流、约谈了解情况等方式,促进日常交流。信息通报制度化,明确被监督地方党政部门主动向民主党派发送信息资料、通报有关重大事项。技术保障长效化,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畅通信息渠道,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构建资政网络,确保实时提供信息。

  三是健全跟踪落实机制。有效跟进反馈,被监督地方党政部门对于民主党派专项民主监督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批评建议,及时以书面回复、会议通报等形式反馈办理情况,问题简单、可以立行立改的只需一次性反馈,问题复杂、需要持续改进的可分阶段反馈。协同推进落实,被监督地方党政部门在办理意见过程中可视情邀请民主党派成员参加相关会议(活动),对存在困难尚未解决的问题作出说明,共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共同推动有关问题解决。

  四是健全质效评估机制。将民主党派开展专项民主监督,以及被监督地方党政部门支持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情况纳入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助推党委和政府工作落实的合力。

  (高 健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民主党派处处长)


【责任编辑】:包瑞